王羲之简介及其作品

摘要   王羲之(301-361)字遗少。祖居琅琊(今山东临沂)。  王羲之是哪里人?  琅琊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人。东晋大臣、书法家,丹阳尹王旷的儿子。  随晋室南渡,定居会稽,其家

  王羲之(301-361)字遗少。祖居琅琊(今山东临沂)。

  王羲之是哪里人?

  琅琊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人。

 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?

  东晋时期历史人物,东晋大臣、书法家,丹阳尹王旷的儿子。

  随晋室南渡,定居会稽,其家族是当时的豪门大族。历史上有名的王敦和王导就是王羲之的从伯父。祖父王正。官至尚书郎;父王旷,官淮南太守,参与朝廷大计,是奠定东晋基业的决策者之一。也雅好书翰,善隶书、行书,对少年时代王羲之的学书很有熏陶作用。

王羲之

  王羲之小时拙于言语,长大后却很善变。王敦等有名人物都很看重他,因此名声颇大。他初为秘书郎,继为廋亮参军,迁长史;后又拜护军将军、右将军、会稽内史。人称王右军。

  王羲之曾写过一篇有名的告誓文,起因是被他看不起的扬州刺史王述给他难堪,深以为耻,就称病辞职。于是就在父亲的坟前发誓不再仕为官,以后更以纵情于山水为乐。到五十九岁时逝世,逝后赠金紫光禄大夫。

  王羲之是一位有远见、正视现实的政治家,曾经向淝水之战的主谋者谢安提过意见,劝谏他不要清谈:“夏禹勤王,手足胼胝;文王旰食,日不暇给。今四郊多垒,宜人人自效,而虚谈废务,浮文妨要,恐非当今所宜。” (《世说新语,言语》)当时王羲之的年纪尚轻,资历尚浅,已有如此的务实精神。

  另外,王羲之还力谏殷浩体作无把握的北伐。后来果然如他所估计的那样,殷浩的轻举妄动导致大败而归,以坐罪论死。王羲之敢于正视现实,敢于为老百姓说话,在会稽任上,还作了开仓赈贷贫民的工作。

  “坦腹东床”是王羲之的佳话之一。太尉郗鉴向王家求佳婿,诸位子弟都很矜持、郑重地对待。只有王羲之一人坦腹卧在东床上毫不为意,反而被郗太尉相中,将女儿嫁他。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雍容风度。

  王羲之的生活情趣是多方面的。写字,当然是主要的,但也爱画、爱游山玩水。当然,也免不了当时的时髦习气,服食些丹药以求长生。另外,爱鹅是他流传千古的佳语,也许白鹅傲岸的风度与整洁的身躯,正是体现了王羲之所追求的书风吧。

  王羲之的作品:

  第一幅:《快雪时晴帖》

  此帖乃是王羲之问候有人的一封信札,笔法圆雅,看似平平无奇,但是在线条的内部却有着极为负责的变化,此帖在行气上有一种动态平衡,在重心的不断摇摆中,呈现稳厚的端雅风姿。

  此帖曾经被乾隆皇帝奉为自己的“三希堂法帖”之首!

  第二幅:《游目帖》

  《游目帖》乃是王羲之诸帖当中字数极多的一幅,这幅字方圆皆备、刚柔相济,其笔法既有汉魏的篆籀笔意,又有晋人独有的绞转笔法,在章法的处理上更是变化多端,但又能合乎自然,乃是晋人书法的极致之作。

  第三幅:《奉橘帖》

  此帖仅有12个字,但却被历代书家所推崇,赵子昂说:得古人数行书,可以成家矣。这幅《奉橘帖》虽仅有12个字,但是笔法完备,字法变化入微,在坦然清纯中蕴含无限意趣!

  第四幅:《远宦帖》

  此帖乃是王羲之为数不多的草书手札,通篇的字法极为简约,在气势上毫无阻滞,一气呵成,是妍美书风的极致体现,后世之人学草书,多从此帖中取法!

  第五幅:《丧乱帖》

  如果说书法可以分境界高下的话,这幅《丧乱帖》足以代表王羲之书法的最高水平,要说米芾的字是“八面出锋”的话,这幅字则能做到16面出锋。

  这幅字的取胜之处还并不是笔法的多变,也不是结字的精雅,而是书法的律动之美能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,这便是伟大的艺术品所共有的特征!

  第六幅:《频有哀祸帖》

  这幅字乃是将行书跟草书杂糅在一起的作品,线条曲直相生,用笔方圆自然,在书写的时候,欹纵变化,没有极高的技法作为支撑,是写不出了如此优秀的作品的!

  第七幅:《上虞帖》

  此帖最重开合变化,其次是线条的丰富性,这种体现并非是唐人以后的提按笔法所写出,而是以节奏的变化,行笔的迟涩来控制,想体会晋人用笔的真谛,这本帖是你的不二之选!

  第八幅:《寒切帖》

  此帖虽为唐代钩摹本,但也难掩“书圣”的功力,用“超凡入圣”这四个字形容也丝毫不为过,其笔锋的变化,墨色的变化,也是后世名家所难及!

  第九幅:《通天帖》

  此帖被武则天珍藏一生,是所有的王羲之摹本当中最为接近真迹的一件,这并不是传统的“双钩填墨法”,而是“并行线拓”的方法所防止,跟真迹几乎毫无差别!

  第十幅:《兰亭序》

  这幅字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其精妙之处,我们不多赘述。

  •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gzaaa@vip.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  • 转载请注明: 王羲之简介及其作品 +复制链接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